【危险驾驶罪定义是什么】“危险驾驶罪”是近年来在中国刑法中新增的重要罪名之一,旨在严厉打击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驾驶行为。该罪名自2011年《刑法修正案(八)》正式实施以来,已成为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法律手段。
一、
危险驾驶罪是指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时,存在严重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,且情节恶劣,足以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、健康和财产造成重大威胁的行为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133条之一的规定,构成危险驾驶罪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醉酒驾驶、追逐竞驶、严重超载以及从事校车业务或旅客运输中严重超速等情形。
该罪名的设立,不仅体现了国家对交通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,也反映出对公众生命权的高度尊重。与以往的交通违法行为相比,危险驾驶罪具有更强的刑事处罚力度,能够有效震慑潜在的违法行为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法律依据 |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133条之一 |
适用对象 |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的人员 |
构成要件 | 1. 行为人实施了危险驾驶行为; 2. 行为具有高度危险性; 3. 情节恶劣或造成严重后果 |
主要行为类型 | 1. 醉酒驾驶 2. 追逐竞驶 3. 严重超载 4. 严重超速(如校车、客运车辆) |
刑罚规定 | 处拘役,并处罚金;情节严重的,可追究刑事责任 |
立法目的 | 维护道路交通安全,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|
与一般交通违法区别 | 危险驾驶罪属于刑事犯罪,处罚更重;而一般交通违法多为行政处罚 |
三、结语
危险驾驶罪的设立,是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,也是法治建设的重要体现。无论是驾驶员还是普通市民,都应增强法律意识,自觉遵守交通法规,共同营造安全、有序的道路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