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轻微剐蹭没感觉走了算逃逸吗】在日常驾驶中,偶尔会发生车辆之间的轻微剐蹭。如果驾驶员在未察觉的情况下离开现场,是否构成“交通肇事逃逸”?这是许多车主关心的问题。
一、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》及相关法律规定,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,当事人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。判断是否构成逃逸,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:
1. 是否发生交通事故:即是否存在车辆之间或车辆与人、物的碰撞。
2. 是否明知发生了事故:驾驶员是否意识到自己发生了剐蹭或碰撞。
3. 是否故意离开现场:是否有逃避责任、不配合调查的主观意图。
对于“轻微剐蹭没感觉走了”的情况,若驾驶员确实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事故,且事后也未发现车辆有损坏或对方有投诉,则一般不认定为逃逸。但如果在后续被发现,且能证明其应当知道事故的发生,则可能被认定为逃逸。
二、表格对比说明
| 项目 | 情况描述 | 是否构成逃逸 | 法律依据 |
| 1 | 驾驶员未察觉发生剐蹭,正常行驶离开 | 不构成逃逸 | 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70条 |
| 2 | 驾驶员虽察觉但未停车处理,直接离开 | 可能构成逃逸 | 《刑法》第133条 |
| 3 | 驾驶员在事故发生后主动联系对方并报警 | 不构成逃逸 | 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70条 |
| 4 | 驾驶员在事故后未采取任何措施,离开现场 | 构成逃逸 | 《刑法》第133条 |
| 5 | 驾驶员因身体不适等原因未能及时发现事故 | 视具体情况而定,通常不构成逃逸 | 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70条 |
三、建议
为了避免纠纷和法律责任,建议驾驶员在发生任何轻微碰撞后,第一时间停车查看,确认是否对他人或自身造成影响。如无明显损伤,可拍照取证并留下联系方式,必要时报警处理。这样既能保护自身权益,也能避免被误认为逃逸。


